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延長對中關稅至8月
概況
截至2025年7月9日,美國與中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之間的關稅政策進入新一輪調整,這次涉及「10%基準關稅」以及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J. Trump)發佈的多項新的總統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s)調整關稅稅率。這些變動發生於雙方於上月宣布「貿易休戰」(trade truce)後,顯示雙邊貿易談判正處於關鍵節點。這次最新發展不僅影響美中貿易,也涉及美國與多國的貨物及戰略資源(包括稀土[rare earths]等)的全球供應鏈與價格。
最新發展
2025年7月8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簽署行政命令,決定部分原定於7月9日到期的關稅措施延長至2025年8月1日,並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發送通知函,說明自8月1日起,部分國家將適用新的「互惠關稅」(reciprocal tariff rates)。這些調整基於最新貿易談判的進展與專家建議。川普政府強調,儘管部分國家願意降低對美關稅或解除非關稅障礙,但美國貿易逆差依然嚴重,因此必須進一步採取行動。最新關稅措施對各國徵收的稅率各異,對中國維持額外措施,同時大部分進口商品最低實施10%的基準關稅[2][4]。
重要事件時序
- 2024年9月13日: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根據四年檢討,公佈對中國等國14類產品大幅上調關稅,包括電動車(100%)、太陽能電池(50%)、半導體(2025年1月起50%)、稀土礦物(25%)等[1]。
- 2025年4月9日:川普總統簽署行政命令,暫時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特定貿易夥伴商品,以10%基準關稅取代更高附加稅,為期90天[4]。
- 2025年5月12日:發佈行政命令14298,針對中國實施獨立的關稅暫停措施[4]。
- 2025年6月:美中雙方於上月達成「貿易休戰」協議,暫停進一步的互徵新關稅,啟動新一輪談判[3]。
- 2025年7月7~8日:白宮向14國(含亞洲與新興國家)發出關稅調整通知,宣佈部分國家8月1日起須適用新的互惠關稅。中國則繼續面臨額外專案關稅及部分貨品的10%基準稅率[2][3][4]。
影響分析
這波美中關稅調整以及川普政府的行政命令,對國際貿易、市場價格與供應鏈形成深刻影響。首先,美國對中國包括半導體、電動車、稀土等高科技與戰略資源徵收高額關稅,有助於保護美國本土產業和推動製造業回流,但同時提高了進口商品成本,預估將使美國消費物價短期內上升1.7%[3]。其次,中國作為全球稀土與部分高階製造的關鍵供應者,若無法達成更大範圍的貿易共識,可能導致相關產業鏈的重組與技術去風險化(de-risking)。此外,連帶波及亞太及新興市場國家,這些國家輸美商品也將適用新的互惠稅率,增加其出口壓力。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雙方上月實現「貿易休戰」,但溝通與協商仍充滿不確定性,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與先進技術領域的擔憂尚未緩解。
未來展望
短期內,市場將關注8月1日美國新關稅開始實施後的實際貿易流與價格變動。另一方面,未來幾週內美中雙方能否就科技、稀土供應、知識產權保護等敏感領域取得新的突破,將決定下一階段關稅政策的走向。若未達成具體協議,美方針對中國特定戰略商品的高額關稅有可能繼續延長甚至加碼。此外,美國即將進入選舉季,貿易政策很可能再成為政策與民意博弈焦點。建議關注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白宮後續公告,以及9月、2026年1月可能實施的新一輪關稅清單與條件變化[1][2][4]。
References
1. https://www.china-briefing.com/news/us-china-tariff-rates-2025/
2. https://www.whitehouse.gov/fact-sheets/2025/07/fact-sheet-president-donald-j-trump-continues-enforcement-of-reciprocal-tariffs-and-announces-new-tariff-rates/
3. https://budgetlab.yale.edu/research/state-us-tariffs-july-7-2025
4. https://www.whitehouse.gov/presidential-actions/2025/07/extending-the-modification-of-the-reciprocal-tariff-rates/
5. https://www.tradecomplianceresourcehub.com/2025/07/09/trump-2-0-tariff-trac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