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突破頓內茨克防線威脅烏軍後勤走廊
概況
截至2025年8月12日,俄軍在頓內茨克州(Donetsk Oblast)多處突破烏軍防線,向多布羅皮利亞(Dobropillia)—克拉馬託爾斯克(Kramatorsk)公路推進,意在威脅烏軍後勤走廊;同時,烏方無人機據報突擊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州的導彈零組件工廠,展現遠程打擊能力[3][1]。美俄籌劃中的阿拉斯加峰會(Alaska summit)在停火與領土談判呼聲中持續發酵,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稱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不會出席、但應在會後展開談判,凸顯外交軌道的敏感與不確定性[1]。
最新發展
2025年8月11日,烏克蘭戰場監測團體「DeepState」指出俄軍已在多布羅皮利亞方向撕開烏軍防線,奪取庫切里夫亞爾(Kucheriv Yar)、佐洛特伊·科洛迪亞茲(Zolotyi Kolodiaz)與韋塞列(Vesele)等據點,並使「灰色地帶」貼近多布羅皮利亞—克拉馬託爾斯克公路;俄軍亦嘗試在彼得里夫卡(Petrivka)與諾沃沃迪亞內(Novovodiane)建立立足點[3]。DeepState的開源地圖與前線單位回報顯示,該公路在7月中旬前仍為民用與軍用交通要道,如今已被俄軍無人機(FPV)威脅,反映俄方自春季在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科斯佳金尼夫卡(Kostiantynivka)軸線的攻勢在8月明顯加速[3]。此前8月7至8日,俄軍以KAB滑翔制導炸彈打擊多布羅皮利亞並波及當地礦場設施,顯示該軸線攻勢前已有空襲塑形與基礎設施壓制[4]。
同日,消息來源稱烏克蘭無人機打擊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州(Nizhny Novgorod Oblast)一處導彈零組件工廠,屬烏方持續深化對俄境內軍工目標遠程打擊的延續[1]。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並稱前一週俄方出動約1,400架無人機攻擊烏境,突顯無人機戰的高強度態勢[1]。
在外交層面,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表示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不會出席其推動的阿拉斯加峰會(Alaska summit),但應在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會談後展開烏俄談判;同時外界對「停火」與「領土議題」的討論升溫,但缺乏共識與確切框架[1][5]。
重要事件時序
• 2025年8月1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Vladimir Putin)稱與烏克蘭的和平談判「整體正向發展」,但戰場上俄軍仍在多線施壓;美方外交動向持續引發關注[5]。
• 2025年8月7–8日:俄軍以KAB滑翔制導炸彈夜襲多布羅皮利亞一帶,並有砲擊損壞當地礦場電力設施的通報,被視為後續地面推進的「塑形打擊」之一[4]。
• 2025年8月11日:DeepState與烏軍總參最新信息顯示,俄軍突破多布羅皮利亞方向烏軍防線,向多布羅皮利亞—克拉馬託爾斯克公路推進,並在多處村鎮鞏固據點[3][1]。
• 2025年8月11日:消息來源稱烏克蘭無人機攻擊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州導彈零件工廠;同日,美方政壇訊息指出阿拉斯加峰會籌備持續、但澤連斯基不會出席,且呼籲會後展開談判[1]。
影響分析
對戰場格局:俄軍在多布羅皮利亞方向的突破若得以擴大,將把多布羅皮利亞—克拉馬託爾斯克公路及周邊後勤線置於更大風險,壓縮烏軍在波克羅夫斯克—科斯佳金尼夫卡軸線的防守縱深,並可能促使烏方調整兵力、加強反無人機與遠程火力配置[3]。此前的KAB與砲擊顯示俄軍以空地一體手段削弱基礎設施與補給節點,增加烏軍維持防線的成本[4]。
對攻防節奏:烏方對俄境內軍工設施的無人機打擊,意在削弱俄方導彈供應鏈並施加戰略壓力,可能迫使俄方強化本土防空與分散產能;但短期內俄軍前線無人機與砲火優勢仍對烏軍形成高壓,戰線可能出現「點狀穿刺—面狀擴張」的節奏變化[1][3]。
對外交進程:阿拉斯加峰會的動向與「停火/領土」討論升溫,顯示外部斡旋力試圖塑造談判窗口;然而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不出席訊息與俄方對戰場主動權的追求,意味在軍事壓力尚高、戰果未定前,難以就領土讓渡形成可持續共識。普丁(Vladimir Putin)先前釋放「談判正向」訊號,更多像是爭取外交籌碼並影響國際輿論的舉措[1][5]。
對區域安全與市場:前線靠近關鍵公路的戰況加劇運補風險,可能增加烏軍補給成本與時間,對能源、金屬等相關市場情緒造成擾動;俄境內軍工受擊若延展,或牽動俄方軍品供應節奏與價格,並推高雙方對無人機、電子戰(EW)與防空系統的投入。
未來展望
• 戰術層面:關注俄軍能否在庫切里夫亞爾、佐洛特伊·科洛迪亞茲與韋塞列穩固並擴大楔形突出部,是否進一步切斷或火力封鎖多布羅皮利亞—克拉馬託爾斯克公路;觀察烏軍是否以機動反擊、遠程火力和反無人機網絡阻滯其擴張[3]。
• 打擊戰:留意烏方對俄境內軍工設施的持續精準打擊與俄方本土防空反制的拉鋸,以及其對導彈產能與前線補給的滯後影響[1]。
• 外交節點:阿拉斯加峰會時間表與參與名單、會後是否出現具體停火與領土議題框架,將影響戰場與談判的互動節奏;若戰況於短期內出現顯著變化,可能反過來重塑談判籌碼與各方立場[1][5]。
• 風險提示:若俄軍把戰術突破轉化為作戰縱深推進,波克羅夫斯克—科斯佳金尼夫卡方向的烏軍防禦壓力將再升;若外交進程未同步對前線降溫,前線與談判之間的「負向互動」風險上升。
References
1. https://kyivindependent.com/ukraine-war-latest-russian-forces-pierce-ukrainian-defense-near-dobropillia-in-donetsk-oblast-monitoring-group-says/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krovsk_offensive
3. https://kyivindependent.com/russian-forces-advance-toward-dobropillia-in-donetsk-oblast-bypassing-fortifications-monitoring-group-says/
4. https://understandingwar.org/backgrounder/russian-offensive-campaign-assessment-august-8-2025
5. https://www.understandingwar.org/backgrounder/russian-offensive-campaign-assessment-august-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