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無人機侵入波蘭領空,北約啟動第4條協商
概況
2025年9月10日,波蘭(Poland)報告至少19架俄羅斯(Russia)無人機侵入其領空,事件發生於俄羅斯對烏克蘭(Ukraine)持續軍事攻勢之際,對北約組織(NATO,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集體防禦機制構成直接挑戰。本次事件重要性在於北約成員國首次面臨來自俄烏戰爭的直接軍事威脅,並觸發波蘭申請根據北約《第4條》進行協商。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呼籲建立歐洲聯合防空網,以應對日益嚴峻的空中威脅。此舉已引發美國(United States)及北約的高度關注。
最新發展
2025年9月10日凌晨約1點13分,至少19架由俄羅斯聯邦(Russian Federation)發射的「Shahed」型無人機入侵波蘭領空。波蘭空軍(Polish Air Force)擊落其中3架,並於首都華沙國際機場(Warsaw International Airport)上空關閉空域,同時北約緊急反應(NATO Quick Reaction Alert)戰機升空戒備。波蘭總理唐納德.圖斯克(Donald Tusk)強調已將具直接威脅性的目標擊落,政府並正式要求召開北約第4條(Article 4)會員國磋商。事件發生時正值俄羅斯加強對烏克蘭東部和南部的進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事件後強調建立「歐洲聯合防空盾」(European air defense shield)的必要,呼籲歐洲領袖提供空防協作。
重要事件時序
- 2025年9月10日:約1:13am,至少19架俄羅斯「Shahed」無人機進入波蘭領空,波蘭空軍擊落3架,北約戰機緊急起飛,華沙國際機場空域短暫關閉。
- 2025年9月10日清晨:波蘭總理唐納德.圖斯克宣布已向北約提出第4條協商請求。
- 2025年9月10日稍晚: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敦促建立歐洲聯合防空網,應對俄羅斯擴大無人機及導彈攻擊。
影響分析
本次無人機入侵事件凸顯俄烏戰爭對歐洲安全環境的外溢效應,區域安全風險顯著升高。波蘭(NATO成員國)領空遭直接侵犯,測試了北約防禦承諾的實際反應力,亦讓集體安全原則面臨現實考驗。根據北約第4條,會員國如認為自身安全受到威脅,可要求諮詢,這反映情勢升級風險。烏克蘭(Ukraine)現階段正面臨俄羅斯在前線加大軍事壓力,澤倫斯基(Zelensky)提出歐洲級聯合防空盾構想,被視為深化歐洲防衛整合的重要契機。美國(US)與北約的政策協調、對歐洲盟友的防御承諾,將成為接下來區域戰略的核心議題。
未來展望
預期北約(NATO)將在最近幾日內召開緊急協商,討論是否加強對波蘭及東歐邊界的防空支援,以及如何應對俄羅斯軍事威脅的不斷升級。歐洲聯合防空網(European air defense shield)建構的相關協商與技術資源協調,預期會迅速提上日程。俄羅斯(Russia)軍事行動如持續對鄰國構成越界威脅,將可能推高歐洲整體軍備及空防投入。此外,未來北約內部對集體防禦義務的重新檢視與政策溝通,也將是重要看點,牽動美歐之間的戰略互信與合作深度。
References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ptember_2025_Russian_drone_attack_on_Po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