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購64億港元捍衛聯繫匯率制度

港府購64億港元捍衛聯繫匯率制度

概況

2025年8月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HKMA)為支撐港元(Hong Kong Dollar)穩定,於7.75至7.85港元兌1美元的匯率區間內進行了近64億港元的外匯市場操作,顯示「聯繫匯率制度」(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下的自動調節機制持續發揮作用。這一制度被認為是香港貨幣及金融穩定的基石,確保在資本流動、外部壓力加劇時維持港元兌美元匯率的穩定性與信心[5]。

最新發展

2025年8月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HKMA)因應港元受賣壓並接近聯繫匯率下限,於外匯市場購入近64億港元以捍衛匯率區間,這是根據聯繫匯率制度(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 LERS)之「自動調節機制」所啟動的常規操作,致力確保港元維持於7.75至7.85兌1美元的法定波動範圍內。這次行動背景為近期資本流動趨向淨流出及美元持續走強,令港元出現貶值壓力,HKMA的即時介入旨在維護市場信心及匯率穩定[5][4]。

重要事件時序

  • 1983年10月17日:港府正式引入聯繫匯率制度(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 LERS),以7.80港元兌1美元固定匯率實行貨幣局制度(Currency Board System),港元全面與美元掛鈎[3]。
  • 2005年:HKMA(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將聯繫匯率區間微調為7.75至7.85港元兌1美元,提供上限及下限防線[3]。
  • 2025年8月4日:HKMA在外匯市場購入約64億港元,為近期大規模支撐港元的行動之一,目的是防止港元跌破區間下限,維護聯繫匯率制度的信心[5]。

影響分析

此次HKMA(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干預,顯示聯繫匯率制度(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 LERS)在資本流出或國際金融環境波動時具備自動穩定功能,包括外匯買賣及利率自動調整機制,以維護港元兌美元的穩定。對於銀行體系、金融市場與跨國企業來說,這有助於減低貨幣風險,保障投資與貿易結算信心。對一般市民而言,匯率及資本自由流動的穩定提供經濟可預測性。若HKMA多次大規模入市,可能引發市場對香港外匯儲備消耗的關注,並考驗長期維持聯繫匯率的決心。然而,港府一向強調擁有充裕外匯儲備,並視LERS為經濟根本防線[3][5][1]。

未來展望

隨著美國利率政策及國際資金流動的不確定性,未來港元在聯繫匯率區間內可能仍受挑戰。若資本持續外流或美國進一步加息,HKMA(香港金融管理局)可能需要更多次干預並提高本地短期利率以維穩。市場將密切關注未來幾個月美國聯邦儲備局(Federal Reserve)的政策動向及香港資金流動趨勢。一般預期在香港強大外匯儲備及政策明確支持下,聯繫匯率制度將維持穩定,但頻繁的貨幣政策操作將成為最高關注重點,並影響信貸、市場利率及資產價格[4][5]。

References

1. https://www.legco.gov.hk/yr06-07/english/panels/fa/papers/facb1-657-1-e.pdf
2. https://commons.ln.edu.hk/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28&context=ljbfe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nked_exchange_rate_system_in_Hong_Kong
4. https://www.hkma.gov.hk/eng/key-functions/money/linked-exchange-rate-system/how-does-the-lers-work/
5. https://www.hkma.gov.hk/eng/key-functions/money/linked-exchange-rate-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