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再售296億港元穩定匯率面臨挑戰

金管局再售296億港元穩定匯率面臨挑戰

概況

2025年9月1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HKMA)再次進行干預,出售了296.3億港元以穩定港元(Hong Kong dollar, HKD)兌美元匯率,反映在顯著資金流入及與美國利差不斷擴大的壓力下,聯繫匯率制度(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 LERS)正面臨新的挑戰。這一舉措顯示了金管局維護港元穩定決心的重要性,也凸顯全球匯率和資本流動格局變化帶來的影響。

最新發展

2025年9月1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於外匯市場再度出售296.3億港元,在港元接近弱方兌換保證(Weak-side Convertibility Undertaking, CU, 7.85兌1美元)時啟動操作,目的是壓抑套利交易者(Carry traders)因美港利差而湧現的獲利行為。此次行動是在近兩週內第五次入市干預,金管局首席執行官余偉文(Eddie Yue)表示將持續密切關注市場,以確保香港貨幣和金融市場有序運作。該行動主要聚焦於美國利率高於香港,導致短期套利資金流入,進一步擠壓本地銀行體系流動性,同時表明美元匯率走弱與國際資本流動的相互影響。

重要事件時序

  • 2025年6月26日:港元兌美元接近弱方兌換保證(7.85),金管局出售94.2億港元以應對套利交易和資本流動,引致本地銀行同業拆息下跌。
  • 2025年8月5日:金管局公布截至8月底外匯儲備為4,216億美元,超過流通貨幣總量5倍,有力應對市場波動。
  • 2025年9月14日:金管局第五度干預,累計在兩週內買入共723.5億港元並出售92.2億美元,直接回應港元受套利資金流入及利差擴大壓力所致匯價波動。

影響分析

金管局(HKMA)頻繁干預突顯聯繫匯率制度(LERS)在「弗萊明-蒙代爾三元悖論」(Fleming-Mundell Trilemma)下的兩難:一方面需維護貨幣穩定,另一方面也受到資本自由流動和本地/國際利率分歧的重大限制。港元受美港利差擴大、美元疲弱及大量境外資本流入影響,出現套利壓力。這對本地銀行流動性管理、財政與金融市場穩定帶來挑戰。同時,不斷的外匯干預會消耗外匯儲備,若資本流動壓力持續,加劇市場對匯率政策可持續性的討論,影響投資者、企業及金融業者行為與預期。

未來展望

預期金管局(HKMA)將繼續密切監察市場,並視資本流動和利率差異變化採取進一步干預措施。若美港利差長期維持高擴大或美國利率政策調整,港元壓力仍可能持續。值得留意的是,若外匯儲備水平出現下滑或市場信心受衝擊,市場可能質疑聯繫匯率制度(Linked Exchange Rate System, LERS)的可持續性。未來數月,市場將聚焦美國聯邦儲備局(Federal Reserve)議息會議,以及香港本地銀行體系結餘和金融資產流動的變動,以評估港元政策的穩定性和可能變化。

References

1. https://www.scmp.com/business/banking-finance/article/3317821/hkma-intervenes-market-fifth-time-2-weeks-defend-currency-peg
2. https://www.hkma.gov.hk/eng/news-and-media/press-releases/2025/06/20250626-4/
3. https://www.hkma.gov.hk/eng/news-and-media/press-releases/2025/09/20250905-3/
4. https://www.centralbanking.com/organisations/hong-kong-monetary-authority
5. https://www.hkma.gov.hk/eng/news-and-media/press-releases/2025/08/20250821-6/
6. https://www.hkma.gov.hk/eng/news-and-media/press-releases/
7. https://www.hkma.gov.hk/eng/news-and-media/press-releases/2025/09/202509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