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半製成銅產品課徵50%關稅
概況
2025年8月1日,美國政府根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Section 232 of the Trade Expansion Act),對來自中國的半製成銅產品(semi-finished copper products)課徵50%關稅,這一舉措旨在加強國家安全並保護美國國內銅產業。此舉發生於美中貿易談判關鍵時刻,並具有廣泛的政策及市場影響。此事件在2025年8月初引起全球關注。
最新發展
2025年7月30日,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簽署總統公告(Presidential Proclamation),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對中國進口的半製成銅產品及高銅含量衍生品(如銅管、線材、棒材、板材、接頭、電纜、連接器及電氣元件)徵收50%關稅。此次關稅僅針對產品中的銅含量,非銅部分依現有關稅計算,且不得重疊徵稅。此外,公告指示商務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設立產品「納入程序」以涵蓋更多銅衍生品,並根據《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支持國內銅產業,同時要求全美25%的高品質銅廢料必須在國內銷售。
重要事件時序
- 2025年5月初:美國與中國在日內瓦達成貿易協議初步共識。
- 2025年6月27日:中美官員確認簽署協議,中國同意向美國提供稀土材料,美國則承諾逐步撤銷部分反制措施。
- 2025年7月30日:川普總統正式簽署公告,對半製成銅產品和高銅含量衍生品實施50%關稅,落實於8月1日。
- 2025年8月1日:上述關稅措施正式生效。
- 2025年8月4日:美中雙方貿易談判持續,外界預期如果8月12日前能達成具體協議,部分關稅有望回退。
影響分析
本次50%高額關稅將對中國銅製品出口商和美國下游製造業及終端用戶造成直接成本壓力,並進一步展現中美貿易戰(US-China trade war)升級風險。對美國而言,該政策預期可強化國內產業鏈、促進國內銅廢料再利用,但同時可能推高相關產業原材料成本,衝擊電機、建築、汽車與高科技行業。中國則可能調整出口策略或祭出反制措施,影響全球銅市場價格走勢。政策性不確定性也令跨國企業須提前分散供應鏈以因應潛在風險。
未來展望
隨著2025年8月12日美中貿易協議最後期限臨近,雙方談判仍具有彈性。若能達成重大協議,美方部分新關稅存在回退可能性,具體銅產品納入範圍亦待商務部進一步公告。近期須關注美國關於加入更多衍生品的納入程序,以及中國是否對等回應。市場參與者需密切追蹤貿易政策變動及未來行業監管動向。
References
1. https://www.china-briefing.com/news/us-china-tariff-rates-2025/
2. https://www.whitehouse.gov/fact-sheets/2025/07/fact-sheet-president-donald-j-trump-takes-action-to-address-the-threat-to-national-security-from-imports-of-copper/
3. https://www.whitehouse.gov/presidential-actions/2025/07/adjusting-imports-of-copper-into-the-united-states/
4. https://www.tradecomplianceresourcehub.com/2025/07/31/trump-2-0-tariff-tracker/
5. https://budgetlab.yale.edu/research/state-us-tariffs-august-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