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緊供應鏈孤立中國,7月9日談判關鍵期
概況
截至2025年7月3日,美國正加緊在美中貿易戰(U.S.-China trade war)背景下,針對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影響力進行策略性包圍。隨著7月9日關鍵談判截止日(July 9 deadline)逼近,美國積極與亞洲及歐洲國家協商新貿易協議,最新焦點為美越貿易協議(U.S.-Vietnam trade deal),其中包含針對中國轉運商品的多層級關稅(tiered tariffs)。此舉旨在減少中國對全球生產網絡的主導地位,並強化美國自身產業安全。
最新發展
2025年7月3日,美國政府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供應鏈(Supply chain isolation)孤立措施,通過與越南(及其他亞洲國家)的談判,達成針對中國商品(特別是經由越南轉運)分階梯課徵關稅(tiered tariffs)的美越貿易協議。同時,美國試圖協調歐洲國家,以加強對中國商品(如半導體)加徵關稅(semiconductor tariffs)。這些措施主要依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根據301條款(Section 301 tariffs)等政策工具展開。目前,美國還宣布將對銅(Copper)和木材(Lumber)等產品進行國家安全調查(Section 232 national security investigation),顯示其擴大貿易壁壘的決心。美國總統川普(Trump)及其內閣成員頻繁公開強調當前談判的緊迫性,並暗示若未達成協議,將單方面提高關稅[2][4][5]。
重要事件時序
- 2025年5月12日:美國與中國達成臨時性貿易措施降溫協議,降低多項商品關稅,試圖緩和雙方貿易摩擦[3]。
- 2025年6月11日:美國與中國就貿易「框架」達成共識,但關稅未變,雙方談判立場分歧明顯[2]。
- 2025年6月26日:美國與中國達成初步貿易協議,中國同意放寬稀土出口限制,但細節仍待落實[4]。
- 2025年7月2-3日:美國積極擴大對亞洲(特別是越南)及歐洲的貿易談判,推動針對中國轉運商品的分級關稅(tiered tariffs)制度,並準備於7月9日前完成相關協議簽署[4][2]。
影響分析
美國此番對中國的供應鏈孤立措施,將加劇全球貿易分化和區域經濟整合。美越貿易協議不僅針對中國出口,還可能促使其他亞洲國家重新調整其供應鏈策略。由於美國對半導體(semiconductor)、鋼鐵、鋁、銅、木材等產品實施關稅與調查,這些產業將面臨更高的貿易成本與不確定性。與此同時,美國消費者與企業將承受物價上漲壓力,根據分析,2025年4月以來的關稅已推升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達1.3%,全年預估衝擊更將擴大[1][3]。
對中國而言,美國推動地區性貿易協議及針對轉運商品的關稅,將使其依賴第三方出口的路徑受阻,加劇經濟下行風險。同時,美國與盟友協調強化貿易壁壘,也將挑戰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主導地位[3][4]。
中小企業與農業、服務業州受影響最深,訂單減少、供應鏈中斷,短期內美國製造業雖有部分就業增長,但長期調整仍面臨壓力[1]。
未來展望
未來一週(7月9日前),美國將與多國加快貿易協議談判,越南協議有望成為區域性孤立中國供應鏈的典範。美國可能進一步針對更多產業與商品實施更嚴格的貿易障礙。值得關注的是,美國針對銅、木材等產品的Section 232調查報告預計於2025年11月公布,屆時貿易壁壘有望再升級[5]。
中國則面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自身出口受阻的雙重挑戰,短期內可能加大對新興市場的出口力度,或透過內部改革與產業升級尋求突破。整體而言,美國推動供應鏈孤立與分級關稅將使全球產業鏈佈局更加多元化,但也帶來更高的貿易成本與經濟不確定性[3][4][5]。
References
1. https://www.tradeimex.in/blogs/us-china-trade-deal-2025-impact-on-exports-imports-tariffs
2. https://www.china-briefing.com/news/us-china-relations-in-the-trump-2-0-implications/
3. https://www.csis.org/analysis/understanding-temporary-de-escalation-us-china-trade-war
4. https://www.hklaw.com/en/insights/publications/2025/07/status-of-us-bilateral-trade-negotiations-as-the-deadline-approaches
5. https://taxfoundation.org/research/all/federal/trump-tariffs-trade-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