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凍結7月9日到期 貿易戰恐重燃

美中關稅凍結7月9日到期 貿易戰恐重燃

概況

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凍結將於2025年7月9日屆滿,預計關稅將重新上調,引發市場和政策層面高度關注。此前,雙方曾暫時放寬部分出口限制,涵蓋飛機引擎(aircraft engines)與半導體軟體(semiconductor software)等關鍵項目,顯示中美貿易談判(US-China trade negotiations)雖有進展,但情勢依然脆弱。此發展對全球供應鏈、美國消費者、中國出口商及全球資本市場皆具有重大影響。最新消息截至2025年7月5日。

最新發展

根據2025年7月5日最新消息,川普總統(President Donald Trump)領導下的美國政府已明確表示,90天的關稅凍結將於7月9日到期,並且不打算延長這一期限。若無新協議,進口中國等國的商品將從現行10%普遍關稅,再加上國別專屬稅率,關稅急升風險高企。與此同時,雙方近期針對飛機引擎、半導體軟體等戰略項目有限度解除出口限制,以穩定雙邊談判氛圍,但全局仍存在極大不確定性[1][3]。

重要事件時序

  • 2024年9月13日:美國貿易代表署(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USTR)宣布針對中國商品關稅進行調整,將多項關鍵產業如半導體、電動車、大幅加徵關稅[4]。
  • 2025年4月2日:川普總統宣布「解放日」(Liberation Day)關稅政策,大規模調高對多國(包括中國)進口產品的普遍關稅[1][3]。
  • 2025年4月9日至4月12日:中美兩國互相加徵報復性關稅,其中中國將美國商品關稅提高至最高125%,美國隨後也上調對中方報復性稅率[2]。
  • 2025年7月5日:美國官方表明不會延長7月9日的關稅凍結期,導致市場與企業對未來數月的商業成本極度焦慮[1][3]。

影響分析

此一系列發展對多方產生重大連鎖效應。對美國消費者而言,關稅上漲預計將推高物價,尤其是電子產品、汽車(electric vehicles)、日用品等依賴中國供應鏈的項目,可能造成夏季通膨壓力惡化[1][3]。對中國出口商來說,報復性關稅將壓縮其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對全球市場,短短數日內已出現資本撤離與股市波動,尤其是2025年4月初美股市值一度蒸發5兆美元[3]。雙邊有限度解除出口禁令,雖顯示技術領域的合作仍有契機,但整體經貿緊張加劇,企業對未來投資計畫更加保守。

未來展望

隨著2025年7月9日大限將至,美國進口商品關稅極可能恢復高位,並新增國別專屬稅率。除非未來數日內雙方達成新協議,否則中美可能再度陷入報復性關稅升級循環,波及半導體(semiconductor)、電動車、航太等戰略產業。企業與投資人須密切關注美國政府是否有臨時調整或豁免公布,以及中國會否進一步限制對關鍵技術出口。短期內,市場不確定性與通膨壓力將持續發酵,後續發展取決於雙邊談判能否在最後一刻取得突破。

References

1. https://www.cbsnews.com/news/tariffs-trump-china-vietnam-july-9/
2. https://www.hklaw.com/en/insights/publications/2025/04/chinas-comprehensive-retaliation-against-us-tariffs
3. https://fortune.com/2025/07/03/trump-tariff-deadline-trade-deals-inflation-business/
4. https://www.china-briefing.com/news/us-china-relations-in-the-biden-era-a-timeline/
5. https://www.cbsnews.com/news/us-trade-deal-pressure-aug-1-roll-out-w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