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砸25億美元擴印度產能至6千萬部iPhone

蘋果砸25億美元擴印度產能至6千萬部iPhone

概況

蘋果公司 (Apple Inc.) 於2025年8月26日再次強調,並未放緩其在印度的擴張計畫,宣布投入25億美元提升當地iPhone生產能力至每年6,000萬部,重點在於出口,尤其供應美國市場。此舉不僅鞏固蘋果於全球供應鏈多元化的布局,也反映印度於高階製造業的重要性與國際競爭力。

最新發展

2025年8月26日,蘋果公司 (Apple Inc.) 向印度政府明確保證,將按照原計劃繼續在印度擴大生產與投資,並無任何延緩或縮減。蘋果已啟動約25億美元的新投資,用於將年度生產能力自既有4,000多萬部提升至6,000萬部。此最新一輪擴產以出口為主,優先支援美國市場的iPhone需求。執行關鍵由主要代工夥伴富士康 (Foxconn)、塔塔集團 (Tata Group)、以及收購自緯創 (Wistron) 和和碩 (Pegatron) 的生產設施主導。儘管美國總統唐納・川普 (Donald Trump) 曾公開施壓反對此出口策略,蘋果高層仍堅持按計劃推進印度生產基地擴展,並盛讚印度製造環境與產品質量。

重要事件時序

  • 2024年9月:富士康 (Foxconn) 在泰米爾納德邦 (Tamil Nadu) Sriperumbudur工廠開始大規模量產iPhone 15,首次實現新品全球同步“印度即產即售”[2]。
  • 2025年7月:蘋果 (Apple Inc.) 整合iPhone 17新機型的製造導入流程(New Production Introduction, NPI)至印度,顛覆過去僅限於中國進行的慣例[2]。
  • 2025年8月26日:蘋果正式確認25億美元新投資,將印度iPhone產能提高至每年6,000萬部,並明示未受美國政策壓力影響[1][3]。

影響分析

這波擴張對全球科技製造鏈帶來深遠影響。對蘋果公司 (Apple Inc.) 而言,印度現已成為與中國並肩的重要生產基地,映射全球化供應鏈分散與地緣政治風險管理。美國市場消費者將因更穩定多元化的供應而受益。對印度而言,蘋果投資不僅提升當地高科技製造業技能標準,更催生大量就業與上中游供應鏈發展,提升國際工業競爭力。然而,部分高階零組件仍依賴中國供應,顯示全球電子供應鏈高度整合,短期內難以完全替代。

美國(特別是川普 (Donald Trump) 政府)嘗試以關稅及政策施壓引導高科技製造返美,但蘋果的多點布局顯示其策略考量以全球分散為主。此趨勢亦帶動三星電子 (Samsung Electronics)、摩托羅拉 (Motorola) 等競爭廠商將部分組裝移至印度,但規模仍不及蘋果。

未來展望

預計蘋果公司 (Apple Inc.) 未來將繼續擴大印度產能,目標更趨近於全球產量“中印平衡”。由於當前組件供應鏈高度倚賴中國,預期短期內雙重生產結構仍會持續,但印度本地供應鏈有望進一步壯大。值得關注的下一步,包括iPhone 17於2025年秋季全球同步發售時,印度產機型的比重能否再提升,以及隨著美國及全球政策環境調整,蘋果是否調整其多國生產戰略。

References

1. 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business/india-business/no-slowdown-in-india-expansion-plan-says-apple/articleshow/123514101.cms
2. https://www.india-briefing.com/news/apple-contract-manufacturing-india-new-suppliers-getting-clearance-26947.html/
3. https://economictimes.com/industry/cons-products/electronics/apple-resists-trumps-warning-says-no-pause-on-indias-iphone-expansion-calls-factories-here-among-the-best-in-the-world/articleshow/123518482.cms
4. https://techwireasia.com/2025/08/apple-manufacturing-india-china-analysis-2025/
5. https://www.apple.com/newsroom/2025/08/apple-increases-us-commitment-to-600-billion-usd-announces-ambitious-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