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Key Economic Indicators (CPI, PMI, Unemployment, Import/Export Data, Steel and Cement Production, Bank Lending

中國8月CPI跌0.4% 年內第五次通縮

中國8月CPI跌0.4% 年內第五次通縮

概況 截至2025年9月,中國(China)的國民經濟在8月展現出「穩中有進」的總體態勢。最新發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Consumer Price Index)與採購經理人指數(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數據反映,中國在持續的國際貿易緊張局勢與行業挑戰下,仍維持溫和增長。這些數據由國家統計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分別於2025年9月11日和9月1日對外公開,對政策制定及市場預期尤為重要。 最新發展 2025年8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下降0.4%,低於7月的持平(0.0%),也未達市場普遍預期的0.2%降幅。這標誌著年內第五次消費物價通縮,同時也是自2月以來最大的跌幅。核心CPI(不含食品與能源)則同比上升0.9%,創下十八個月以來的新高。食品類價格同比下跌4.3%
Alan Tsang
中國8月CPI年減0.4% 連續五次陷入通縮

中國8月CPI年減0.4% 連續五次陷入通縮

概況 截至2025年9月15日,中國經濟展現穩健的工業生產及出口韌性,儘管國內需求依然低迷。最新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顯示通膨壓力減緩,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PMI)則反映出溫和活動。鋼鐵與水泥生產於7月持續回升,失業率(Unemployment Rate)與年終趨勢持續受到關注,銀行貸款與房地產行業問題仍然未解,整體仍受全球不確定性與通縮壓力影響。 最新發展 2025年9月11日,中國國家統計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發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減0.4%,較7月持平,成為今年第五次陷入通縮,亦創下自2月以來最大降幅。食品價格年減達4.3%,特別是豬肉價格大跌16.1%。非食品通膨則加速至年增0.5%,受惠於住房、醫療及教育等領域增長[1][2]
Alan Tsang
中國經濟溫和復甦PMI升至五月高點

中國經濟溫和復甦PMI升至五月高點

概況 截至2025年9月初,中國(China)主要經濟指標呈現溫和復甦跡象,惟整體動能有限,反映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Consumer Price Index)年增率維持於0.0%,並無明顯通脹壓力。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顯示製造業景氣接近擴張區間,外貿進出口延續復甦趨勢。這些發展反映中國政府在監控經濟穩定和實施刺激政策下的重要階段。最新數據均根據2025年9月8日公佈。 最新發展 根據國家統計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NBS)及相關市場調查,截至2025年9月1日,中國8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升至50.5,達五個月最高點,顯示經濟活動處於略為擴張狀態。製造業PMI爲49.4,比上月提升0.1個百分點,仍略低於枯榮線(50),但高科技製造業與設備製造業分別維持在51.9及50.5,持續帶動產業動能[1][3][5]
Alan Tsang
中國經濟穩中有進 GDP增長5.3%通脹壓力低

中國經濟穩中有進 GDP增長5.3%通脹壓力低

概況 截至2025年8月27日,中國國民經濟在中國共產黨中央(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領導下,持續展現穩中有進的發展趨勢。2025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3%,主要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與出口拉動。與此同時,7月失業率穩定在5.2%,消費者物價指數(CPI,Consumer Price Index)年增率維持於零附近,顯示通脹壓力極低。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反映出工業領域的強勁表現。宏觀政策方面,官方持續維持審慎而有針對性的支持,以應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最新發展 2025年8月15日,國家統計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發佈7月經濟數據,透露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分行業觀察,裝備製造業(Equipment Manufacturing)與高技術製造業(
Alan Tsang
中國經濟放緩工業產出零售銷售均低預期

中國經濟放緩工業產出零售銷售均低預期

概況 截至2025年8月,中國經濟發展呈現明顯放緩跡象。根據國家統計局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NBS) 公佈的最新數據,2025年7月工業產出、零售銷售等多項指標均低於市場預期,反映國內消費疲弱、出口前景受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影響,以及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這些變化對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及全球產業鏈都產生重大影響[1][2][3][4]。 最新發展 2025年8月15日,國家統計局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NBS) 發佈數據顯示,2025年7月中國工業生產同比增長5.7%,低於6月的6.8%,為近九個月來最慢增速。零售銷售僅增長3.7%,不僅低於前值4.8%,也明顯不及主流機構預期。房地產指標持續萎縮,投資增速下滑至1.6%。儘管對美出口因關稅暫緩措施而在7月錄得7.2%的年增長,但隨著前置訂單效應消退,工業生產和出口動能正逐步削弱。同期嚴重水災亦使多地工業和零售活動受挫。中國政府則重申要通過宏觀政策提振內需、穩定市場信心[
Alan Tsang
中國經濟降溫工業生產零售銷售雙雙放緩

中國經濟降溫工業生產零售銷售雙雙放緩

概況 截至2025年8月18日,中國經濟出現明顯降溫跡象。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公布最新數據顯示,工業生產年增率在7月放緩至5.7%,零售銷售成長率降至3.7%,固定資產投資成長也進一步走弱,反映出房地產部門 (property sector) 持續困難以及政府刺激政策效應減弱。這些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動能正在下滑,對全球市場和政策制定帶來重要影響。 最新發展 2025年8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公布7月主要經濟指標:工業產值年增5.7%,較6月的6.8%進一步下滑,為去年11月以來最低增速;零售銷售年增3.7%,亦低於分析師預測的4.6%,顯示消費者信心和消費動能減弱。固定資產投資於1-7月僅年增1.6%,未達市場預期。房地產部門仍呈收縮,包括住宅價格、銷售和在建面積均負成長。政府近月推動的“以舊換新”計劃效果逐漸消退,嚴峻外部環境如美中貿易摩擦和內部房市低迷,合力制約經濟表現。
Alan Tsang
中國上半年GDP增長5.3%工業表現亮眼

中國上半年GDP增長5.3%工業表現亮眼

概況 截至2025年8月13日,中國經濟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年增長5.3%,主要動力來自工業產出增長6.4%、穩健的出口表現與有針對性的投資措施。儘管整體數據表現亮眼,消費者信心因房地產市場壓力依然低迷。中國政府持續透過貨幣寬鬆及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支持經濟增長。此一發展對於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具有重要風向指標意義,是中國現階段結構調整和穩增長施策成效的重要體現[1][2][4]。 最新發展 2025年7月15日,國家統計局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NBS) 公布數據,2025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 (GDP) 達66.05萬億元人民幣 (約9.24萬億美元),同比增長5.3%。同期工業產值增長6.4%,其中裝備製造業與高技術製造業增速明顯。服務業年增長5.5%,零售銷售增長5.0%,但房地產相關指標持續低迷。公佈會上,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 (Sheng Laiyun) 強調,穩健的宏觀政策在外部不確定性持續背景下,對經濟表現起到關鍵支撐作用[1][2][4]
Alan Ts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