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Housing Market – Legislative Changes and Government Policy Shifts

台灣房市持續降溫 議價空間創歷史新高

台灣房市持續降溫 議價空間創歷史新高

概況 截至2025年7月14日,台灣(Taiwan)房市繼續呈現降溫趨勢,主要原因來自政府(Government)自2024年9月起實施的嚴格信用管制(Credit Controls)及房貸限貸令(Mortgage Restriction),使主要都會區出現歷史新高的議價空間與房價折讓。政府大規模推動的社會住宅(Social Housing)擴建政策,目標至2032年累計達100萬戶,雖維持進度,卻無法完全抵銷買氣低迷和新建案開工量下降所帶來的市場壓力,此一現象對房地產市場、購屋族與建商均產生深遠影響。 最新發展 2025年6月至7月,隨著台灣中央銀行(Central Bank)第七次選擇性信用管制(Selective Credit Control)等政策效應持續發酵,房市交易量進一步下滑,尤其部分房屋供給量大的城市,議價空間顯著擴大,降價壓力浮現。大量建商(Developers)因貸款條件收緊與利率環境未見寬鬆,延遲推案與購地,導致土地市場急劇降溫,第二季土地交易金額創八年新低,年減逾五成。部分中古屋賣方因現金需求已開始主動讓利,而新案讓價潮有延後現象。社會住宅政策則持續施行
Alan Tsang
台灣房市面臨需求降溫與政策緊縮雙重挑戰

台灣房市面臨需求降溫與政策緊縮雙重挑戰

概況 截至2025年7月8日,台灣房地產市場正面臨需求降溫與政策緊縮的雙重挑戰。中央銀行(Central Bank)自2024年9月啟動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credit controls),限制貸款與抑制投機行為,導致房市交易量萎縮。新屋開工數(housing starts)於2024年降至五年低點,反映市場風險提高與資金取得困難。另一方面,政府積極推動社會住宅(social housing)擴建,目標於2032年前提供100萬戶,試圖紓解住宅可負擔性問題。這一連串政策與市場變動,對民眾置產及產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最新發展 2024年9月,中央銀行(Central Bank)展開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強化對投機性購屋及高總價住宅的貸款限制,嚴格規範多戶購屋及豪宅貸款成數。2025年2月,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發布舊制房屋稅收新規,將舊制房屋(即2014年前取得)出售時的獲利課稅標準調高,並首次設立豪宅「每坪單價」門檻,於2025年5月報稅起正式上路[1]。這些措施明確針對投資與炒作現象,促使市場投資氛圍降溫、購屋貸款條件趨嚴。
Alan Ts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