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nflict between Iran and Israel

以色列加劇攻擊加薩 伊朗重啟核談判

以色列加劇攻擊加薩 伊朗重啟核談判

概況 截至2025年7月21日,以色列(Israel)已加劇對哈馬斯(Hamas)在加薩(Gaza)的打擊行動,並發佈大規模撤離命令,導致衝突態勢急劇升級。此舉造成重大人道主義危機,引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與此同時,以色列與敘利亞(Syria)達成了停火協議,但地區緊張關係依舊。伊朗(Iran)則同意於下週重啟與歐洲三國(E3,即英國、法國、德國)的核談判,歐洲方面則威脅若進展有限,將於8月底啟動聯合國(UN)制裁程序。這一系列最新發展對中東地區的和平、國際關係及未來安全形勢具有深遠影響。 最新發展 2025年7月21日,以色列(Israel)在對加薩(Gaza)哈馬斯(Hamas)發動新一輪嚴厲軍事行動後,已命令部分地區的平民大規模撤離。以軍方聲稱,進行高強度空襲及地面作戰,以癱瘓哈馬斯所有主要基礎設施。國際間,包括25個國家,已公開譴責以色列在加薩造成的「不人道殺戮」和極度有限的援助供應[
Alan Tsang
以色列空襲敘利亞蘇韋達省保護德魯茲族群

以色列空襲敘利亞蘇韋達省保護德魯茲族群

概況 2025年7月,隨著敘利亞南部蘇韋達省(Suwayda Province)局勢急劇惡化,以色列國防軍(Israel Defense Forces, IDF)針對敘利亞軍隊展開空襲,自稱是為了保護當地德魯茲族群(Druze community)。敘利亞過渡政府(Syrian transitional government)出兵鎮壓當地族群衝突,局部地區陷入血腥對抗。這些發展凸顯當前敘利亞內部碎片化危機及區域強權的安全角力。至2025年7月19日,以色列在空襲後態度逆轉,與伊朗(Iran)陷入有關防空系統現代化的區域安全博弈。 最新發展 2025年7月15日,以色列國防軍對蘇韋達省多個敘利亞軍事目標發動空襲,宣稱保障當地德魯茲族民眾的安全。以色列近期在其與西南敘利亞的緩衝區加強軍事存在,要求敘軍撤出該區。同一時期,德魯茲武裝與貝都因(Bedouin)族群爆發激烈衝突,觸發大規模宗教報復。敘利亞政府則在7月14日至16日間部署軍隊進入蘇韋達維持秩序,並於7月15日與德魯茲領袖中部分人士達成協議,但噴張的暴力未有明顯緩解。7月16日,以色列進一步空襲大馬士革(Damascus)國
Alan Tsang
伊朗違反停火協議大規模攻擊以色列軍事據點

伊朗違反停火協議大規模攻擊以色列軍事據點

概況 截至2025年7月9日,伊朗(Iran)對以色列國防軍(Israel Defense Forces, IDF)多個據點發射飛彈,作為對以色列連日來空襲德黑蘭(Tehran)的報復行動,此舉已違反了美國(United States)在2025年6月24日促成的停火協議(ceasefire)。此次衝突加劇區域緊張局勢,並使原有的國際外交努力——特別是美伊之間的核子談判(US-Iran nuclear talks)——受到重大挑戰。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正計劃於近期訪問白宮(White House),顯示美國高度關注並介入該地區情勢。 最新發展 2025年7月9日,伊朗以約500枚彈道飛彈和超過1,000架無人機大規模攻擊以色列軍事據點,據報導,這是直接回應自6月13日以色列針對德黑蘭軍事基地及疑似核設施的多次空襲。以色列則依靠自製「箭矢」(Arrow)彈道飛彈防禦系統,據稱成功攔截了90%以上的攻擊飛彈,顯示防禦能力不斷提升。此次事件發生在6月24日美方斡旋停火後不到三週,顯示雙方軍事行動未有明顯降溫。 重要事件時序 * 2024年
Alan Tsang
伊朗領袖首度現身,以總理訪美尋求外交突破

伊朗領袖首度現身,以總理訪美尋求外交突破

概況 2025年7月,在伊朗與以色列(Iran-Israel)激烈衝突後的動盪局勢下,伊朗最高領袖阿里·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於7月6日首次公開露面,這是他自6月12日戰事爆發後搬遷以來的首次露面。伊朗同時宣佈大規模逮捕行動,逮捕逾700人,指控其涉及間諜活動。7月8日,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訪問美國,象徵在軍事對抗後尋求外交出路。這一連串發展不僅牽動區域安全,也直接影響伊朗、以色列、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哈馬斯(Hamas)及美國等多方利益。 最新發展 2025年7月6日,伊朗最高領袖阿里·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自伊朗與以色列開戰(6月12日)初期轉移以來,首次出現在公開場合,意圖展示伊朗體制依然穩固。伊朗安全部門同日宣佈逮捕超過700名涉嫌間諜活動的人員,強調國內安全威脅升高,並指控以色列及其盟友滲透。7月8日,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抵達美國,展開高層會談,
Alan Tsang
美以聯合空襲伊朗核設施 中東緊張升溫

美以聯合空襲伊朗核設施 中東緊張升溫

概況 截至2025年7月3日,中東區域緊張情勢達到近年高峰。以色列(Israel)於6月13日對伊朗(Iran)多處核設施發動大規模空襲,隨後美國(United States)自6月21日參與對伊朗核目標的聯合空襲。這場為期12天的衝突,導致伊朗、以色列與美國間的關係急遽惡化,區域安全格局受到嚴重挑戰。最新發展還包括以色列部署先進飛彈防禦系統(missile defense),同時美伊談判陷入僵局。此一態勢對全球核擴散、中東穩定及國際外交皆有重大影響。 最新發展 2025年7月3日,美國(United States)與以色列(Israel)持續對伊朗(Iran)核設施進行空襲後,區域局勢依然緊張。6月21日,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決定加入以色列軍事行動,對伊朗福爾多(Fordow)、伊斯法罕(Isfahan)和納坦茲(Natanz)三大核設施發動精確打擊。以色列則在6月13日發動「先發制人」突襲,出動超過200架戰機,
Alan Tsang
以色列美軍聯手空襲伊朗核設施 中東局勢急劇惡化

以色列美軍聯手空襲伊朗核設施 中東局勢急劇惡化

概況 自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國防軍(Israel Defense Forces, IDF)對伊朗(Iran)多個軍事與核設施發動空襲以來,中東局勢急遽升溫。美國(United States)於6月21日加入攻擊行動,對伊朗核設施發動精確空襲。這場為期12天的衝突,涉及多方重大軍事行動與外交角力,導致以色列於7月初部署新型飛彈防禦系統,並使相關談判陷入僵局。截至2025年7月3日,區域安全與國際政治形勢進一步惡化,對全球能源與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最新發展 2025年7月3日,外交談判未獲進展,伊朗核設施空襲後的損害評估困難,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人員無法進入現場。以色列(Israel)呼籲歐洲各國恢復對伊朗的聯合國制裁。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明確表示支持以色列,並在21日下令美軍聯同以軍攻擊伊朗福爾多(Fordow)、納坦茲(Natanz)、伊斯法罕(Isfahan)等三個主要核設施。伊朗則於6月23日反擊,發射飛彈攻擊駐卡塔爾的美軍基地,
Alan Tsang
美以聯軍空襲伊朗核設施引發中東危機

美以聯軍空襲伊朗核設施引發中東危機

概況 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國防軍(IDF, Israel Defense Forces)對伊朗(Iran)主要核設施及軍事基礎設施發起大規模空襲,引發地區局勢急遽升溫。6月21日,美國(US)加入行動,對伊朗核設施實施空襲。隨後,伊朗對以色列及美國駐中東據點進行反擊,地區緊張情勢進一步加劇。7月3日,以色列部署新型飛彈防禦系統(missile defense),同時外交談判陷入停滯,代表當前中東(Middle East)地區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軍事與外交危機[1][2][3]。 最新發展 截至2025年7月3日,以色列(Israel)已多次對伊朗(Iran)境內的核設施(nuclear facilities)、飛彈工廠及軍事指揮官進行打擊。美國(US)則於6月21日直接加入衝突,針對伊朗的福爾道(Fordow)、伊斯法罕(Isfahan)及納坦茲(Natanz)
Alan Ts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