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突襲伊朗核設施引發十二日戰爭
概況
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 (Israel) 發動對伊朗 (Iran) 重要核設施的突襲,雙方之後爆發激烈的導彈及無人機交火,形成所謂的「十二日戰爭 (Twelve-Day War)」。美國 (United States) 積極介入調停,最終於2025年6月24日促成停火協議。然而,情勢至今依舊緊張,伊朗持續公開支持黎巴嫩真主黨 (Hezbollah),並發出針對以色列官員的暗殺威脅(截至2025年8月13日)。這場衝突將中東局勢推向新一波高張力與不確定性。
最新發展
2025年8月13日,伊朗最高國家安全會議書記阿里·拉里賈尼 (Ali Larijani) 訪問貝魯特 (Beirut),公開重申對真主黨 (Hezbollah) 的全面支持,呼籲黎巴嫩民眾「維護抵抗力量」。此舉象徵伊朗在真主黨因衝突損耗及敘利亞政權垮台後,積極試圖恢復其在黎凡特(Levant)地區的影響力。另一方面,以色列總理班傑明‧納坦雅胡 (Benjamin Netanyahu) 於8月12日向媒體表示,伊朗雖仍掌有約400公斤濃縮鈾,但短期內難以重啟核項目,因為存放地點的實際控制權尚未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