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市面臨需求降溫與政策緊縮雙重挑戰

台灣房市面臨需求降溫與政策緊縮雙重挑戰

概況

截至2025年7月8日,台灣房地產市場正面臨需求降溫與政策緊縮的雙重挑戰。中央銀行(Central Bank)自2024年9月啟動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credit controls),限制貸款與抑制投機行為,導致房市交易量萎縮。新屋開工數(housing starts)於2024年降至五年低點,反映市場風險提高與資金取得困難。另一方面,政府積極推動社會住宅(social housing)擴建,目標於2032年前提供100萬戶,試圖紓解住宅可負擔性問題。這一連串政策與市場變動,對民眾置產及產業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最新發展

2024年9月,中央銀行(Central Bank)展開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強化對投機性購屋及高總價住宅的貸款限制,嚴格規範多戶購屋及豪宅貸款成數。2025年2月,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發布舊制房屋稅收新規,將舊制房屋(即2014年前取得)出售時的獲利課稅標準調高,並首次設立豪宅「每坪單價」門檻,於2025年5月報稅起正式上路[1]。這些措施明確針對投資與炒作現象,促使市場投資氛圍降溫、購屋貸款條件趨嚴。與此同時,根據不動產業界和房仲專家預估,2025年房市交易量有望降至三年新低,市場進入量縮(成交量下降)價穩(價格持穩或緩跌)格局[3]。

重要事件時序

  • 2024年9月:中央銀行(Central Bank)啟動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收緊高風險及高總價住宅貸款資格。
  • 2025年2月: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公布調高舊制房屋交易所得與豪宅課稅新制。
  • 2025年5月:新制正式於報稅季施行,包括豪宅「每坪單價」門檻與課稅標準調整[1]。
  • 2025年6月: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Yang Chin-long)表態暫無第八波信用管制規劃,認為現行措施已見初步成效[1]。
  • 2032年前:社會住宅(social housing)擴建計畫持續推進,目標總供給達到100萬戶。

影響分析

一系列政策緊縮顯著收斂房市量能,特別是對投機型與多戶型買方構成壓力,使房價漲幅明顯放緩。對庶民自住型買家而言,市場選擇機會增加,但因貸款審查更嚴,購屋難度相對升高[3]。高價區(如台北市、台中市)即便供給緊縮,價格仍具支撐力,而供給充裕的區域則有價格讓利空間[3]。另一方面,政府擴大社會住宅供給,意在緩解青年和弱勢族群的居住負擔,逐步改善住宅分配結構。產業層面,由於缺工、原物料成本與綠色通膨(green inflation)持續,短期內建商推案意願減弱,長期恐導致新案供給持續不足[2]。此外,嚴格的打炒房(anti-speculation)與稅負政策也開始提升房屋持有與交易成本,抑制短線操作意願。

未來展望

預計2025年下半年,中央銀行(Central Bank)將維持現有貸款管制政策,觀察市場調整成效。若市場需求持續低迷,第八波信用管制啟動機率低[1]。由於社會住宅(social housing)建設期程長,短期內供給挹注有限,但2025年後隨新案逐步完工,租屋市場將趨於更穩健。未來值得關注的議題包括:全球升息趨勢對資金調度壓力、政策定調是否進一步影響一般戶貸款、以及建設成本與新案供給的反應。整體而言,台灣房市2025年將維持「價穩量縮」格局,政策走向與供給面結構調整仍為影響後勢的關鍵因素[2][3]。

References

1. https://houseloan.tw/%E5%A4%AE%E8%A1%8C%E5%87%BA%E6%89%8B%EF%BC%81%E3%80%8C%E5%9B%9B%E5%A4%A7%E6%8E%AA%E6%96%BD%E3%80%8D%E6%89%93%E7%82%92%E6%88%BF/
2.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33424
3.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8462022
4. https://www.ssgroup.com.tw/articles/2025_Housing_MarketPredictions
5. https://estate.ltn.com.tw/article/24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