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漢光演習圓滿落幕 展現自我防衛決心
概況
2025年7月9日至18日,台灣舉行年度漢光演習(Han Kuang exercises),模擬擊退中國大陸(中共人民解放軍,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兩棲登陸的情境,展開實彈操演,加強全民防衛能力。此次軍演正值解放軍軍機與軍艦持續高頻次進入台灣周邊海空域,地區安全情勢緊張,其重要性在於展現台灣對自我防衛的決心,並強化與美國(United States)、日本(Japan)、澳洲(Australia)等國的安全協商與合作[1][2]。
最新發展
2025年7月18日,台灣國防部長顧立雄(Wellington Koo)宣布為期十天、九夜的漢光演習歷來時間最長,圓滿落幕。這次演習包含模擬在澎湖群島(Pangu Islands)擊退解放軍兩棲入侵,使用了美國新交付的高機動多管火箭系統(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s, HIMARS)、TOW 2B反坦克飛彈、無人機,以及台灣自製的陸射劍二(Sky Sword II)防空飛彈,同時動員歷來最多的兩萬兩千名後備軍人,以及實施夜間戰術跑道修復、捷運設施軍事運輸等多項實戰演練。此期間,解放軍持續派遣大量軍機(單日最多達31架次,另有7艘軍艦現身台灣周邊),營造武力威懾氛圍[1][2][3]。
重要事件時序
- 2025年7月9日:台灣啟動年度漢光演習與全民防衛演練,動員規模歷史新高[1]。
- 2025年7月9日-18日:漢光演習期間,台軍實施兩棲登陸反制、後備動員、實彈射擊、無人機攻防、夜間戰備,道路與橋梁據守防衛,並多次動用HIMARS及陸射劍二防空飛彈[2][3]。
- 2025年7月18日:國防部長顧立雄宣布漢光演習圓滿結束,褒揚軍民協力,包括協助南部地區災後救援[2][4]。
- 演習期間:解放軍擴大台灣周邊區域空海活動,單日最多達31架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持續加大軍事壓力[1][3]。
影響分析
這些發展加劇了台海局勢的緊繃,台灣藉由提升軍力與後備動員能力,展現面對解放軍(PLA)不對稱戰能力和決心。美國(United States)、日本(Japan)、澳洲(Australia)等台灣的重要安全夥伴持續與台協商,凸顯區域安全連帶風險。對台灣社會而言,軍民合作救災強化了軍方在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間的形象。另一方面,解放軍頻繁騷擾會進一步引發國際對台海和平的關切,增加美中地緣政治博弈的不確定性,國際供應鏈尤其高度依賴台灣半導體等產業,也會因地緣風險溢價而面臨更大經濟壓力。
未來展望
預期解放軍對台灣的軍事壓力和「灰色地帶」行動(gray zone tactics)將持續。台灣將加快軍力現代化腳步,深化與美、日、澳等國防安全協作。未來值得觀察的重點包括美國總統大選後對台政策走向、下半年台美聯合軍事訓練深化程度,以及區域多邊安全機制是否進一步機構化。區域各國對台海穩定的關切也有可能轉化為更緊密的協作與外交支援。
References
1. https://hongkongfp.com/2025/07/09/taiwan-kicks-off-annual-military-drills-in-face-of-china-threat/
2. 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front/archives/2025/07/19/2003840538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PvYwCXaGUU
4. https://focustaiwan.tw/politics/202507180023
5. https://www.wunc.org/2025-07-18/sirens-and-evacuations-in-taipei-as-taiwan-conducts-urban-resilience-dri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