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上最長漢光演習檢驗中國威脅應對能力
概況
2025年7月9日至18日,台灣(Taiwan)舉行史上最長的「漢光演習(Han Kuang drills)」,動員2.2萬名後備軍人,全面檢驗抵禦中國人民解放軍(People’s Liberation Army, PLA)日益頻繁的灰色地帶戰術(gray zone tactics)及可能封鎖或入侵的應對能力。本次演習較往年擴大一倍,強調實戰情境,並涉及軍方、警察、消防與民間社會共同參與,顯示台灣面對中國軍事威脅情勢升溫下的防衛決心與社會動員能力,是區域安全局勢的重要指標[1][2][3]。
最新發展
2025年7月9日,台灣國防部(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MND)啟動長達10天9夜的漢光演習,專注於反制中國灰色地帶脅迫行動。演習初期重點放在模擬中國海警(Coast Guard)及海上民兵騷擾離島與本島,並測驗軍隊對轉為全面入侵行動的即時反應能力[2]。7月11日,台灣陸軍第206旅超過3,000名後備軍人首次全旅動員,於桃園進行關鍵物資補給點的防禦操演,模擬面對敵軍突襲與通信癱瘓時的戰術協同與傷患撤離[4]。今年演習中也首度納入都市疏散、超市避難演練及數位應用測試,強化平戰轉換與全社會抗壓能力[1]。
重要事件時序
- 2025年7月9日:漢光演習正式開幕,聚焦反制中國灰色地帶戰術,動員2.2萬名後備軍人[2]。
- 2025年7月9日-11日:前3天演習模擬中國民兵船、海警騷擾台灣離島,並測試軍方迅速部署與防禦反應[2]。
- 2025年7月11日:陸軍第206旅在桃園全旅動員,進行物資補給點防禦及傷患撤離模擬[4]。
- 2025年7月13日-18日:演習進入全面聯合反登陸作戰等實戰階段[2]。
- 2025年7月10日:都市區超市首次納入空襲警報避難疏散演練,同時動用行動應用程式測試民間應變[1]。
影響分析
由於中國(China)不斷強化對台騷擾以及美中戰略競爭升溫,漢光演習規模與內容的升級,不僅強化台灣本土防衛力量,亦對外展現台美戰略協作深化的訊號。演習著重於反制「灰色地帶戰術」及模擬封鎖或突襲場景,提升台灣軍民快速協同與後備動員效能,有助於增強嚇阻力並向國際社會展示台灣自衛決心。對區域安全而言,這是對中國企圖以低烈度方式改變現狀的明確警告,亦加深美國(United States)對台軍售及戰略合作正當性。對民眾與產業則意味著高度戒備將常態化,供應鏈安全、資訊戰防護和民防體系均被賦予更高優先[1][2][4]。
未來展望
未來數日,演習將進入全面反登陸與聯合作戰階段,預計持續至7月18日,觀察重點包括美國及周邊盟友的外交及軍事回應,以及中國是否進一步升高軍事威嚇。隨著兩岸軍事對抗態勢未見降溫,灰色地帶衝突與假訊息攻擊將更常見,台灣後備軍事及民防動員將進一步制度化。區域局勢的不確定性,亦會刺激更多國際關注和政策部署,台灣未來軍事演習規模與頻率可能持續增加,以維持嚇阻與應變能量[1][2][3]。
References
1. https://www.dw.com/en/taiwan-launches-record-military-drills-amid-china-threats/a-73219122
2. https://focustaiwan.tw/politics/202507090006
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809lnvRWU
4. https://focustaiwan.tw/politics/202507110012
5. 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front/archives/2025/07/10/200384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