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推出2690億安居政策抑制高房價
概況
2025年9月3日,台灣政府宣布「安居政策」(Stable Housing Plan),總規模達新台幣2690億元,包含大幅擴大租金補貼並專責釋出1.1萬戶社會住宅給有幼兒家庭。同時,中央銀行 (Central Bank)持續自2024年9月起加強選擇性信用管制,主動壓抑全國房市投機現象。這些舉措顯示,台灣當局致力於結構性調整住房市場,以回應長期高房價及民眾居住壓力,政策方向受到國內輿論與都市居民高度關注。
最新發展
2025年9月3日,內政部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正式啟動安居政策,宣布撥款新台幣2690億元用於大幅增加租金補貼名額,並預留11,000戶社會住宅(social housing)予家有6歲以下幼兒的家庭,優先保障年輕家庭居住需求,同步強化住宅弱勢保障。自2024年9月起,中央銀行連續數度緊縮房貸審查標準,聚焦抑制高風險及投資性買盤,多地(如台中市)開始執行限購措施,力求房市理性修正。政策推動由行政院長陳建仁 (Chen Chien-jen)、內政部長林右昌 (Lin Yu-chang)及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 (Yang Chin-long)主導。
重要事件時序
- 2024年9月:中央銀行實施新一輪選擇性信用管制,加重高風險區域貸款限制,全面提升投資件審查門檻。
- 2025年上半年:立法院討論與修正相關法案,授權行政機關擴大全國租金補貼與社會住宅配置。
- 2025年9月3日:內政部發布「安居政策」,正式啟動大規模擴大補貼、社會住宅預留名額等措施。
- 2025年9月:台中市針對法人宿舍購屋祭出限購,禁止私法人購買高價住宅作宿舍,全台首見地方性限購(地方政府 Local Government 行動)。
影響分析
此番政策直接針對高房價及民眾購屋困難問題,多管齊下調控促使市場從投機型需求轉向自用自住剛性需求,已見投資買盤大幅退場。擴大租金補貼與增加社會住宅供給,有助減緩年輕家庭與弱勢族群的居住壓力,平衡地區發展。銀行加強貸款管制,提升購房門檻,市場進入「價穩量縮」的新常態,有助於消除泡沫與過熱資金風險。對建商、投資人與剛性需求買方均帶來調整壓力與結構性影響,高齡化、少子化趨勢則加深住宅需求質變。整體政策有望推動房市長期健康、永續與多元發展。
未來展望
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預計仍有新一輪信用管制、租金補貼與社會住宅政策細節落實及成效檢討。市場價格呈現溫和回調、自住型買方成為主角。隨公共建設與智慧住宅推廣、地方政府限購措施擴大,都市住宅市場將進一步分化,地區房價波動度升高。關鍵觀察點包括內政部加碼供給、中央銀行是否進一步強化信貸管制,以及立法機關後續針對住房正義修法進展。政策走向、利率變動和人口結構轉型,將直接影響台灣住房市場的未來格局與社會安定。
References
1. https://www.housefeel.com.tw/article/%E5%8D%97%E9%9F%93%E5%87%BA%E9%87%8D%E6%89%8B-%E6%89%93%E6%88%BF-%EF%BC%8C%E5%8F%B0%E7%81%A3%E5%91%A2%EF%BC%9F/
2. https://www.ytyut.com/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4895
3. https://168-house.com/2025%E5%B9%B4%E5%8F%B0%E7%81%A3%E6%88%BF%E5%B8%82%E5%B1%95%E6%9C%9B%E5%88%86%E6%9E%90%E5%A0%B1%E5%91%8A/
4. https://www.ctgreen.com.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511
5. https://www.ytyut.com/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