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第一季增長5.4%政府推刺激措施
概況
截至2025年7月10日,中國經濟持續展現穩健成長,2025年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增率達到5.4%,顯示經濟動能仍然強勁。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維持低檔,但就業市場表現疲弱,出口增長則受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影響。政府近期推動的刺激措施及中美貿易休戰,意圖穩定成長並支撐出口。當前經濟局勢對於國內外企業與投資者均具高度重要性,反映出中國(China)持續尋求在外部壓力下保持經濟穩定。
最新發展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最新數據,2025年第一季度GDP年增率為5.4%,季度環比增長1.2%,較前一季度1.6%小幅放緩。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5.1%,顯示消費需求有所回升。同時,因應外部需求疲軟及出口壓力,政府祭出更積極的財政政策,包含將赤字率定於約4%及加大國債發行力度。銀行貸款方面,預計7月中旬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將達到6,200億元,以支持實體經濟與穩定信貸[1][2][3]。
重要事件時序
- 2025年4月16日:中國公佈第一季度GDP年增5.4%,季度環比增長1.2%[3]。
- 2025年5月下旬:中國國家統計局披露4月份零售總額年增5.1%[1][2]。
- 2025年5月28日與5月29日:多家國際投資銀行(如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摩根大通〈J.P. Morgan〉、野村〈Nomura〉)上調中國2025年經濟增長預測至區間4.5%~4.8%[1][2]。
- 2025年6月:中國與美國達成新一輪貿易休戰協議,釋放出口信心。
- 2025年7月中旬:預計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將達6,200億元,以支援經濟增長。
影響分析
近期中國政府(Chinese government)加強財政與信貸支持,旨在應對出口受阻及就業壓力。由於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包括供應鏈調整與貿易保護主義升溫,中國出口企業及相關供應鏈產業首當其衝。對國內消費市場,穩定CPI及擴大內需政策有助提振消費信心;但結構性失業與青年失業率偏高,則是當前勞動市場的隱憂。刺激政策可能導致金融體系槓桿上升,未來需要警惕債務風險累積[1][2][4]。
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市場關注中國下半年在財政與貨幣政策上的進一步舉措及其對GDP與就業市場的拉動效果。值得持續觀察的關鍵指標包括7月中旬的新貸款數據、7月及8月份的工業生產指數(如鋼鐵產量)、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進出口動向。若外部需求持續受限,中國有可能進一步加碼基礎設施投資或推出新一輪刺激措施,以確保全年GDP成長目標達成[1][2][3][4]。
References
1. https://english.www.gov.cn/news/202505/28/content_WS6836f871c6d0868f4e8f2efa.html
2. https://english.cctv.com/2025/05/29/ARTIPUjv4he6ArMcxwmdPKre250529.shtml
3. https://tradingeconomics.com/china/gdp-growth
4.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posts/2025/05/how-to-predict-chinas-economic-performance-for-2025?lang=en
5. https://www.pwc.com/mt/en/publications/economic-outlook/2025-q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