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溫和復甦PMI升至五月高點

中國經濟溫和復甦PMI升至五月高點

概況

截至2025年9月初,中國(China)主要經濟指標呈現溫和復甦跡象,惟整體動能有限,反映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Consumer Price Index)年增率維持於0.0%,並無明顯通脹壓力。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顯示製造業景氣接近擴張區間,外貿進出口延續復甦趨勢。這些發展反映中國政府在監控經濟穩定和實施刺激政策下的重要階段。最新數據均根據2025年9月8日公佈。

最新發展

根據國家統計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NBS)及相關市場調查,截至2025年9月1日,中國8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升至50.5,達五個月最高點,顯示經濟活動處於略為擴張狀態。製造業PMI爲49.4,比上月提升0.1個百分點,仍略低於枯榮線(50),但高科技製造業與設備製造業分別維持在51.9及50.5,持續帶動產業動能[1][3][5]。進口及出口年增率分別為4.1%與7.2%,重現正成長[3]。7月鋼鐵及水泥產量繼續維持溫和水準,未現大幅變動。CPI月增率穩定0.4%,年增率為0.0%,顯示整體價格壓力有限。失業率與銀行貸款數據近期尚未公佈,但企業持續保守招聘[2]。

重要事件時序

  • 2025年7月:全國鋼鐵與水泥產量保持穩定水準,未見大幅波動。
  • 2025年8月:製造業PMI達49.4,綜合PMI產出指數升至50.5,高科技與設備製造業PMI分別為51.9及50.5。
  • 2025年8月:出口按年增長7.2%,進口增長4.1%;非製造業PMI為50.3,顯示服務業持續穩中有升[3][5]。
  • 2025年9月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8月經濟數據,包括CPI年增率維持0.0%,月增率0.4%。

影響分析

這一系列數據反映中國在複雜內外部環境下,經濟動能略有回升卻仍存在明顯結構性壓力。PMI持續接近或略低於榮枯線(50),尤其是製造業,顯示外部需求回暖有限且內需復甦緩慢。高科技與設備製造業保持擴張,有助於推動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出口、進口增長顯示對外貿易環境有所改善,對沿海地區出口型企業有直接利多,但房地產市場和消費端乏力,使得整體經濟增長基礎仍不穩固。

CPI年增率長期徘徊零軸,供需雙方力量弱,通縮風險未除;這也導致政策制定者(如中國人民銀行, People’s Bank of China)更依賴定向寬鬆和針對性刺激政策,未來可能繼續加強對民間貸款和消費領域的支持。企業減少新聘員工亦反映就業壓力持續,不利於居民消費信心與內循環經濟。鋼鐵、水泥等基礎產業維持溫和產量,顯示基建投資並未顯著提速。

未來展望

預期未來幾個月,中國將繼續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尤其是貨幣政策寬鬆與產業升級補貼。若通縮壓力維持、CPI無法明顯回升,人民銀行可能進一步降準或引導貸款利率下行。隨著歐美市場需求逐步回溫,中國出口或將有望維持增長動能,但房地產與消費低迷或成為全年經濟主要下行風險。建議密切關注即將公佈之9月進出口、失業率和社會融資規模等數據,以洞悉經濟復甦持續性及內需驅動情勢變化。

References

1. https://www.chinadailyasia.com/article/618930
2. https://tradingeconomics.com/china/manufacturing-pmi
3. https://www.stats.gov.cn/english/PressRelease/202509/t20250903_1960997.html
4.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5-09-01/china-s-private-factory-gauge-surpriss-by-returning-to-expansion
5. https://www.rsa-tax.com/single-post/china-s-pmi-august-2025